近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知識產權工作新聞發布會,公布國家知識產權最新統計結果。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21.2萬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2.4萬件,同比增長24.2%,企業擁有七成以上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創新主體地位凸顯。
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表示,“高價值發明專利”主要是指符合國家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專利質量較高、價值較高的有效發明專利,主要包括5種情況: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明專利,二是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發明專利,三是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發明專利,四是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發明專利,五是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發明專利。
在高價值發明專利方面,海爾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在多個維度實現了“第一”。
專利數量第一,源于用戶需求為中心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利被看作是衡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專利,代表了一家企業布局未來的戰略眼光和前沿領先的科技能力。
當前,海爾聚焦兩大賽道——智慧住居和產業互聯網,均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疇。
以智慧住居為例,海爾累計公開專利23334件,數量為行業第一。2023年1月6日,全球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IPRdaily中文網發布了《2022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TOP 100》榜單,海爾以5691件公開的專利數居全球之首,連續8次穩居全球首位。

圖:IPR Daily《 2022 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TOP 100》榜單
專利領先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代表了企業對用戶需求的持續滿足。海爾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數量第一的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用戶需求故事。
21世紀初,一項覆蓋全國的調查顯示,中國70%以上的家庭存在用電安全問題,其中無接地線、接地不良、線路老化等最為突出,洗澡觸電導致死亡的不是個例。
為此,海爾在2001年申報了第一個發明專利——“防電墻”,這也是行業首個大規模專利許可的技術。其原理就是在人體和水之間設置電阻,確保人體所負擔的電壓始終在安全值以內。為了確保防電墻技術的可靠性,海爾熱水器研發人員在檢測階段做了電魚實驗:將一個通有220v電壓的火線通入注滿水的內膽中,打開花灑向電熱水器下方的魚缸注水,浴缸里面的小魚依然自在暢游。經過專業儀器測算,魚缸中的水電壓僅有6v左右,相當于4節5號電池的電量。

圖:海爾熱水器防電墻專利
除了安全可靠,海爾的新技術專利也在不斷刷新用戶的智慧生活體驗。為了讓用戶不彎腰、不用手即可取放食材,海爾“冰箱及其控制方法”的專利技術可以感應人腳自動開門,還能根據人腳的運動方向,智能地升起不同的抽屜,而且腳抬得越高,抽屜升得越高;為了讓嬰兒睡得更舒適,海爾“用于監測睡眠環境的方法及裝置、嬰兒床、存儲介質”的專利技術可以實時監測嬰兒體溫與環境的溫度差,向看護人發送異常信息,有效避免嬰兒過冷或過熱。
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海爾專利布局也走在前列。目前,海爾集團旗下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累計專利布局800余項,累計主導和參與81項國家/行業標準和10項國際標準,成為唯一一個主導制定ISO、IEC、IEEE三大標準組織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最高榮譽第一,源于創新聯合體探索
為鼓勵和引導更多高質量發明專利出現,國家層面進行中國專利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評選,表彰領先,帶動全社會不斷強化科技創新、保護知識產權。
中國專利獎,是中國專利領域的最高榮譽,得到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其中,“中國專利金獎”則是最高榮譽中的最高級別的肯定。截至目前,海爾集團已斬獲了包括“全空間保鮮科技”“雙滾筒洗衣機”“線性壓縮機”在內的11項中國專利金獎,總數為行業第一。

圖:海爾獲得11項中國專利金獎
此外,國家科技進步獎,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海爾集團累計獲得1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是獲獎數量最多的家電企業,占行業總數的2/3。
最高榮譽第一的背后,一方面是海爾自身科研實力過硬,長期專注科研,打造全球一流研發能力。
1988年,海爾成立了第一個企業級技術研究所;1995年,成立行業首個企業級技術中心;1998年,成立行業首個集團中央研究院;2007年,獲批科技部首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2021年,入選行業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并牽頭成立行業唯一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2022年,獲批建設“工業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這些都是行業首個。
為了持續輸出原創技術成果,海爾建立了一個開放的人才體系,形成了尊重科研人員、鼓勵基礎性和顛覆性創新的氛圍,并搭建相應激勵機制,比如設立企業內科學家,鼓勵全球2萬名研發人員在技術和管理上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海爾搭建了HOPE創新生態平臺,以“企業出題”的方式,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以多個創新主體的強強聯合,提高了科技創新效能。
以近日海爾空調發布的“可變分流”技術為例,面對雙碳目標推進的大背景,一位在HOPE平臺活躍多年的西安交通大學專家提出了空調節能減排的技術研發方向,與海爾科研團隊共同研究測試,使空調在制冷和制熱時,冷媒流路各自獨立、互不干擾。搭載“可變分流”技術的空調,在為用戶節省能源的同時,也為企業節省了材料。中家院(北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的實機測試結果顯示,一臺1.5匹的海爾冷媒變流空調,全年能效比國家標準新一級能效同匹數的空調高出12%,并能在極寒環境下快速、穩定制熱。
全球布局第一,源于開放的創新體系
海外專利的申請難度和投入遠大于國內,也是衡量企業科技創新實力的“試金石”。
整體來看,海爾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9.2萬余項,其中發明專利5.9萬余項,海外發明專利1.6萬余項,覆蓋30多個國家,是在海外布局專利最多的中國家電企業。
海外專利的領先優勢,歸根結底源自布局全球市場的硬實力。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出海企業的代表,海爾在全球沉淀了研發、制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戰略布局,包括全球10大研發中心、33個工業園、133個制造中心、108個營銷中心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需求持續接入海爾開放創新體系,不斷筑高科技底座。
舉個例子,海爾魔粒洗洗衣機是一款基于納米多孔高分子材料對污垢的吸附特性及與衣物摩擦除污的物理特性進行創新的新型洗衣機。從研發初期,海爾便聯合全球創新資源進行聯合開發,并聯合布局全球專利。從成果來看,這一技術累計申請專利98項,含覆蓋美國、日本、歐洲等的PCT國際專利41項,最終以50萬美元的價格與英國一家公司達成專利轉讓協議,成為行業首個國際轉讓專利。
2023年1月6日,世界權威調研機構歐睿國際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海爾第一,實現14連冠?梢哉f,全球第一市場份額的背后,離不開全球技術創新、全球專利布局、全球標準規范的支持。
通過技術、專利、標準聯動,海爾在智慧家庭、分區送風、保鮮技術、健康洗滌、磁制冷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布局了100+高價值核心專利包,以核心技術品牌形成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2022年,海爾集團新增“國際領先”技術鑒定23項,累計264項,位居行業第一,并在氣懸浮壓機、零嵌冰箱、航空集裝箱等領域實現了原創技術重大突破。更多高價值發明專利在布局,助力核心科技自主可控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聞稿 2023-02-15)